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不少企业纷纷新建工厂以满足扩大产能的需要。加上各种生活用地,国内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经济发展进入2010年,土地紧张渐渐威胁到正在努力转型中的五金产业。
众所周知,五金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也需要大的场所,来满足特殊产品存放和生产需要,如8月31日,天津港滚装码头便接卸4件大型风力发电机扇叶模具配件,其中两件长度达49米;7月31日,洛阳特重轴承有限公司承接的65米天线轴承。那么,在土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五金企业如何能保证扩大产能的需要?
据笔者了解,不少五金企业选择外迁,即“逃离”五金集群中心、向外延扩散的方式,来缓解土地紧张对自身发展的威胁。在阳江,很多五金企业便遭遇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阳江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岗列从原来的城乡结合部逐渐向城区融入,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土地资源紧缺成为了制约五金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除阳江五金企业外,永康五金也同样遭遇这一难题。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永康企业逐渐向邻近的东阳、武义、缙云、金东、衢州、江苏宿迁等地转移的“外迁”现象愈演愈烈,目前散布于全国各地的永康籍企业家已不下10万人。
为解决企业外迁给政府财政带来的影响,阳江及永康政府纷纷使出招数,挽留企业原地发展。对此,阳江市江城区岗列街道提出“保姆式”服务的方式,即通过各种渠道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扶助企业实现规范化发展;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成立知识产权办公室,帮助企业申请专利等方式,着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与阳江政府转型服务的思路大致相同,永康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跳出工业抓工业、完善配套促工业”的新思路,通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总部、会展、物流、通关和科技创新服务”五大总部中心,作为永康经济实现重大战略转型的主要载体。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吸引企业把行政、销售、核算和研发留在永康,降低企业生产过程的经营成本,巩固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的核心地位;大力促进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突破发展瓶颈,从“永康人经济”转化为“永康经济”,同时辐射带动武义、缙云等周边县市的发展。永康五金总部中心规划总用地600亩(第一期为200亩),规划建设期为5年左右,建造总部大楼、人才公寓、五星级酒店和相关配套设施,吸引500家以上企业总部、国内外著名企业分支机构以及大量的服务机构入驻,努力打造成中央商务区、经济核心区、精品新城区三位一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的中国五金总部中心。
虽然五金产业集群中心已不能为企业扩张提供足够的空间,但是完整的五金产业链使得五金企业发展有了资源倚靠。除此之外,五金企业在采集信息技术、招揽人才及物流方面仍然具备优势。“外迁”虽然能解决一时土地紧张问题,但意味着必须放弃良好的产业资源,得不偿失。
虽然政府行为在为企业解决土地紧张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但是,单靠政府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克服土地紧张问题,还必须从自身入手,加快技改步伐,用科学武装产业,降低产业对能源、人力和土地资源的倚靠,尽快在转型升级方面跨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