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小企业协会,阳江市企业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始终追求把产品做得更好

更新时间:2010-12-06 08:00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0-12-06 08:00
    为避开恶性竞争,永光集团董事长张锐宗坚持走高端路线——
 
    虽然为人十分低调,但毕竟是行业内领军型企业的老总,所以,当记者向多位创业之星追问创业经验时,得到了一个答案:“你可以问问永光集团的老总张锐宗。”
    对此,广东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锐宗回应说,他不过是在行业内起步早一些罢了,正因为起步早,走过的弯路多,才收获了一点体会——必须始终追求做得更好,创业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感恩改革开放
    “我个人并没有多了不起的本事。”张锐宗说,1968年他才15岁时就进了工厂,当初一名普通工人能做出一点业绩,有家族前辈奠定的基础,更有改革开放的恩惠。
    张锐宗的爷爷是阳江有名的剪刀师傅,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时,他的人马、设备都并入了原阳江县工贸联营织五金厂。自那以后,企业并未得到长足发展。直到1985年组建中外合资企业,才步入发展快车道。
    谈起企业发展从慢到快转变的原因,张锐宗感慨万千:多亏有改革开放,结束了“文革”的折腾,破除了集体企业的体制束缚,让企业得以直面国际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他说,集体企业里无人考虑订单、质量、技术更新,1970年前后,经常有人要批斗厂里的技术骨干。好学上进的张锐宗,也在初中还未毕业时就被迫辍学。忆往昔,话今朝,张锐宗对改革开放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无偿向市内同行转让技术
    上世纪80年代,全省只有张锐宗和另外一家企业做理发剪刀。在当时的广交会上,也只有他和浙江的张小泉摆卖剪刀。当时,中国出口的路子越走越宽,家用剪刀订单大量涌进来。张锐宗记得,他和工人们为按时交货而经常加班赶工。
在那种背景下,张锐宗做了两件事,对他的企业,对阳江刀剪行业分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一件事他做得很愉快,就是应阳江轻工进出口公司的要求,把家用剪刀的客户、订单连同模具一道无偿让给市区的企业,还打开厂门让那些企业的技术员来观摩学习。无偿转让的那款主打产品当时出口交货价格是每把4元,他自己则留下了每把2.4元的另一款主打产品。如今已分别跌到每把1.5元和0.8元。
    另一件事张锐宗是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做的,就是停掉祖传的理发剪生产,把全部产能用在家用剪的生产上。张锐宗解释说,理发剪生产工序多,占用技术力量多,从理发剪转产家用剪,产值立即从2000万元放大为6000万元。
    打算重拾祖传的理发剪生产工艺
    转产虽然带来了公司规模迅速做大的好处,但也让张锐宗与同行在同类产品上竞争,伴随着阳江出口刀剪企业的增加,行业内竞争秩序逐渐恶化。
    为了避开恶性竞争,张锐宗越来越坚定地走高端路线,自觉奉行“始终追求做得更好”的原则。他的办法一是重视技术力量培育,二是在生产装备的持续更新上舍得投入,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引进了台湾的剪刀生产设备,90年代又引进了德国的设备,三是坚持使用进口的原材料,国产原材料所占比重长期低于5%。正因为走高端路线,张锐宗与阳江同行并不存在多少激烈的竞争。
    “我打算明年重新恢复理发剪生产。”张锐宗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理发剪做得最好的是江苏张家港的一家企业,那是一家在医疗剪基础上开发理发剪的企业,他要向那家企业看齐。他说虽然理发剪加工精细、工效较低,但利润率比较高,趁着厂里还有当年做理发剪的师傅,他要重拾祖传的理发剪生产技术,以此开辟二次创业的征程。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