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小企业协会,阳江市企业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五金行业盛行“抄袭” 何时是尽头

更新时间:2010-12-24 08:00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0-12-24 08:00
    “我不怕与你同路,只怕跟不上你的脚步。”这句话非常贴切的形容了依靠“仿制”他人设计成果的企业心声。对于没有研发实力的企业来讲,只要有利润就无所谓自主产权,尤其是对于五金中小企业,“抄袭”更是家常便饭。
    众所周知,五金行业进入门槛低,成本低廉又竞争激烈,多数企业都是依靠降低产品售价来获得市场,缘何还会频有“抄袭”现象发生?是企业乐于“为他人作嫁衣”,还是悲哀“多年媳妇难成婆”?
    “抄袭”者能降低成本
    在河北某县,现有的100多家中小型缝纫机企业几乎青一色是以“仿制”产品为主业,在这些企业老板们的观念里,“仿制”产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相反,它能给这些实力普遍不强大的企业带来快速增长的机会。
    只要找准市场热卖的机型,稍在某些部位改动后,贴上新商标大力投入生产即可流入市场。尽管这些仿制的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由于企业不用投入研发成本、技术成本和宣传成本,因此投入风险低,如果销路好,企业的利润就能得到保证。
    在浙江嘉兴,一些不具有开发能力的门窗厂家,也摸准了自己的“上市”之道:第一,款式紧跟品牌厂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上品牌厂家的发展步伐;第二,低质低价冲击市场,门窗产品份额目前在全国的五金市场中来看,虽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发展潜力很大,低价格冲击市场将会给品牌厂家带来致命的一击。
    被“抄袭”者产权意识弱
    “小企业抄大企业,大企业抄国外企业”,这种类似的观点在业内有不低的支持率。通过对国内数家大型五金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几乎都被中小企业“抄袭”过,除了商标的假冒不那么明显外,在机型外观、技术方面都是屡次受“侵”。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企业并没有表现出“受害者”应有的激愤,采取行动的更是寥寥。相反,部分企业甚至认为,这在行业内已经习以为常了,如果每次发现“抄袭”行为都采取法律手段,除了诉讼成本高昂外,正常的生产还会受到影响,因而大多睁只眼闭只眼。
    抄袭者更是大言不惭:国内不少大型企业在发展之初都是以这样的模式起家的。客观上,部分大型企业的发家模式为这些中小企业老板们提供了效仿的模本。似乎这已成了五金行业的“潜规则”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