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小企业协会,阳江市企业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新闻 >

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品牌

更新时间:2011-07-28 08:00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7-28 08:00
  如果一个阳江人走出省外,对人提起阳江,可能还会有很多人感到陌生。但如果讲到十八子,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曾经,“王麻子”与“张小泉”这两个刀剪品牌,家喻户晓。2002年,“王麻子”宣布破产,这个品牌轰然倒塌。是机遇,也是实力使然,一个年轻的品牌——十八子,来自阳江的五金刀剪企业走向了前台。毫不夸张地说,十八子现在不仅是阳江的“形象大使”,更是中国五金刀剪业的“品牌代言人”。
  
  翻开荣誉簿,可以看到阳江五金刀剪斩获的一个个荣誉:“中国刀剪产业基地”、“中国刀剪之都”、“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五金美容化妆工具中心”、“中国五金(刀剪工具)出口基地”、“中国刀剪机械制造中心”等。阳江五金刀剪的区域品牌影响力,正在形成。
  
  质量——品牌之基
  
  品牌的塑造,质量和形象是基础。五金刀剪企业要走出阳江,在全国树立自己的品牌,就必须生产质量上乘的刀剪,打造出“中国好刀阳江造”的形象。任何产品,如果质量不过关,投入再多的资金和人力,采取多么新奇、丰富的宣传手段,也很难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形象就无从谈起。一个没有形象的产品,又怎么谈品牌呢?
  
  对于这点,十八子总经理李积回非常认同。“产品永远是品牌支点,没有好的产品,单凭什么‘价格杠杆’或‘铺天盖地的广告’吹泡泡式的虚浮作态,是无法形成什么好品牌的。”他说,产品是品牌与消费者发生联系的物质基础和“见面礼”,作为最直接向消费者传达信息的载体,产品品质绝对是第一性的,而营销和广告等只是由产品派生出来的第二性的东西。十八子做刀剪产品,就是在传承中国传统刀具制作优秀特质的同时,大胆吸收国际最新技术和设计理念,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前沿的创新技术和高端品质推出自己的品牌。
  
  以前,阳江五金刀剪厂多是以小作坊模式进行生产,质量等方面还不成熟、稳定,创建品牌的实力还不够。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这个“黄金十年”的突飞猛进,阳江五金刀剪产品的质量、工艺、外形等都有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阳江五金刀剪产品的形象都得到了认可。正如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副理事长石僧兰所说,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在抓产品质量方面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如果说质量是“内功”的话,品牌就是“外功”。“内功”练得差不多了,“外功”要跟上。塑造产品品牌,是时候了。对于时机的把握,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家也异常敏锐。
  
  市鸿丰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做小刀的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中叶进入五金刀剪行业。企业初创,塑造品牌时机尽管未成熟,公司总经理陈世添还是在1997年注册了“鸿丰”商标。经过几年的打磨,鸿丰小刀的质量和形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3年,陈世添强烈地感觉到,产品品牌建设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鸿丰每年都会花130万元左右打广告,火车站、商场的户外广告及画册、工商黄页都是鸿丰打品牌的载体。在义乌的全国小商品市场,也可见鸿丰小刀的广告。2005年,当时的阳江市质监局领导来到鸿丰调研,陈世添表达了创建广东省名牌产品的意愿。按照规定,年产值达到1亿元是一个门槛,鸿丰当时的年产值只有3000万,通过各方努力,鸿丰最终获得了评选资格。同年,陈世添到广州参加评选演讲时直言:“我对品牌十分渴望,但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渴望,更是阳江人民的渴望。”陈世添的演讲打动了评审,鸿丰小刀也顺利获评“省名牌产品”。“要相信品牌的力量。”陈世添一直坚信这句话,并且为了品牌建设深情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09年,河北省政府要进行人口普查,打算用小刀作为礼品,通过网络搜索、业内人士推荐等方式找到了鸿丰,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鸿丰小刀的品质很好,便下了1000万把小刀的“大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尽管阳江五金刀剪企业产品品牌创建还未遍地开花,但已成为一种趋势。市巧媳妇厨业有限公司花了几百万请影视明星范冰冰代言“巧媳妇”品牌,市三兄刀具有限公司推出了“美珑美利”品牌……
  
  文化——品牌之魂
  
  谈起打造品牌,李积回颇有心得地说:“文化是品牌之魂。”阳江有1400多年的五金刀剪制造史,刀剪文化积淀深厚,这是阳江的优势所在。文化是根本,越来越多的五金刀剪企业意识到,只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企业才不会失去方向。
  
  品牌所具有的感性色彩,决定了品牌需要承载着文化。人们在接受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产品本身,更在于这一过程中承载着多少文化、精神的因素。品牌的形成,注入了消费者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其本身就可以凝聚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示出其代表的独特文化魅力;同时,文化是品牌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品牌中注入文化因素,便会使品牌形象更为丰满、更有品味、更具特色,从而增加品牌的附加值。
  
  十八子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产品质量上乘、营销手段丰富等,但最关键的是打文化牌,公司上上下下都视文化如生命。在发展过程中,十八子也一直以阳江五金刀剪的传承人自居,大力弘扬五金刀剪文化。十八子的刀剪博物馆,把阳江整个五金刀剪历史浓缩起来放在总部,供游客观赏,使他们对阳江刀剪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李积回一直是“弘扬中国刀具文化”、“建立十八子刀具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认为,品牌本质属性中的附加值更多地表现为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这种心理正是一种感性的、人文的心理感受,体现消费者在接受这个企业产品的同时,产生一种难以具体传达的情感或人文价值,这些价值通过这个企业的诸多要素,浸润在产品中,这种感受就是一种文化对企业品牌的认同。
  
  “品牌的社会性,要求企业必须有社会认同、行业认同,而且要培养社会责任感。”除了不断注入文化内涵,十八子还积极主动回报社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扶贫济困、助学助教、拥军拥政以及希望工程、光彩事业等捐资1000多万元。
  
  在阳江,钟情阳江五金刀剪历史文化的企业绝不止十八子一家。作为刀剪企业新锐,市佰伦实业有限公司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也很卖力。尽管做刀剪时间不长,佰伦公司总经理谭中明一直在为阳江刀剪寻根,追寻古钢的制法,并找到了冯盎将军的钢刀。“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指出,中国古代远早于欧洲和印度就出现了锻造波纹钢的技术,史称‘杂炼生鍒法’。”谭中明还介绍说,据清代所撰的《冯氏族谱》记载,冯盎将军生前下令后人要将其生平最爱的宝刀陪葬于墓中,“……将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宣锦大刀纳于冢中……”。“八十二角鹅眉宣锦大刀”所说的“八十二角”,就是刀面上一道道层层叠叠的浪纹尖角。正是这把波纹钢刀,伴随冯盎将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1400年前的阳江已有了波纹钢,希望大家在使用它的时候能把它称为“阳江古钢刀”。
  
  “阳江的刀剪产品形成了行业特色,但我更希望它能够有一种文化内涵。有些外国客商做了几百年刀剪,但最后做不下去了,就是缺乏文化核心,阳江五金刀剪企业不能丢掉它。”谭中明说。
  
  标准——品牌之核
  
  2008年4月5日,《阳江日报》在一版刊登了一篇新闻《〈不锈钢水果刀〉国家标准制定权落户阳江》,文中提到:市质监局在2006年组织市质监协会、省小五金产品质检中心、阳江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阳江市阳东金辉刀剪制品有限公司、广东银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阳江鸿丰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提出了制定《不锈钢水果刀》国家标准的申请,并于2008年获得批准,这也是阳江近年来首次承担制定国家标准的任务。这则新闻一出,在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标准是生产力、影响力,也是推动区域品牌升级的重要因素。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技术,三流的企业做产品。阳江的企业不仅要卖刀,还要卖标准。德国双立人、瑞士军刀能够引领全球五金刀剪业,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标准这个卓越力量。
  
  标准是制高点。长期以来,我国刀剪标准不统一,不同企业的标准技术指标也要求不一,监管部门无标准可依,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阻碍了阳江五金刀剪业的发展。“按照大类划分,刀剪应该分为菜刀、小刀、剪刀三个大类,以及各种配件,其中菜刀和小刀都有行业标准,但都是在1993年发布的,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市质监局局长袁铁表示。他说,现在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但比较零散、落后,刀剪的标准到了重新制定的时候。阳江标准上升到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有利于区域内生产企业规范生产行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整个行业门槛也会相应提高,阳江五金刀剪企业能够抢得先机。
  
  2008年,市质监局联合几家五金刀剪企业拿到了不锈钢水果刀标准的制定权。袁铁介绍说,一个产品标准,需要全国大部分五金刀剪企业认可,并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最终评审通过。在这个过程中,要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试验。不锈钢水果刀有几十项指标,他们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标准定出来后,要向全国各地的五金刀剪企业发函征求意见。收回意见后,市质监局再将材料送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按照规定,方案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企业提出意见,如果达不到,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就不受理。目前阳江在等待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最终评审结果。
  
  让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阳江五金刀剪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并着手实施标准战略。广东康力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国内瓜刨领域领跑的企业,正在筹备申请瓜刨国家标准事宜。
  
  政策指引
  
  强化五金刀剪区域品牌建设。对列入名牌目录发展企业、产品、商标进行重点培育,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推荐一批的做法,形成品牌创建梯队。
  
  鼓励企业创建名牌,对获得国家名牌名标的企业奖励10万元,获得省级名牌名标的企业奖励5万元。
  
  积极参加五金刀剪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使国家行业标准更多地体现阳江五金刀剪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未来三年争取每年至少制定一个五金刀剪产品国家行业标准,对牵头制定标准的单位,每制定一个国家行业标准奖励30万元。
  
  ——摘自市委办、市府办2010年1月19日《关于加快推进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荣誉簿
  
  至2010年底,阳江五金刀剪行业共取得中国驰名商标2件、国家免检产品3个、国家免验企业1家、商务部出口名牌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30个、广东省著名商标31件,十八子、永光等7家企业荣获“中国刀剪十大知名品牌”称号。
  
  
  链接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标(GB)和推荐性国标(GB/T)。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采用发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构成。强制性国标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国家标准申请方式
  
  1、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企业集团、各技术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的要求,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建议。
  
  2、向社会征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立项条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但是,有的行业,企(事)业单位所属组织或个人的立项申请,还须经所在单位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查推荐。提案需报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或直接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采访花絮
  
  李积回力挺刀博会
  
  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成功举办了9届,刀博会已成为我市的一块品牌。每一届刀博会,对阳江五金刀剪行业都是一次大的推动。
  
  记者在采访李积回时,他多次主动提及刀博会,对于刀博会的举办,他非常支持。李积回说,刀博会可以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向外界传达最新的产品、技术信息。第一届刀博会举办时,阳江五金刀剪行业的总产值才50多亿,现在增长到了220多亿。虽然这不全是刀博会的功劳,但刀博会应该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李积回说,刀博会现在是省八大展会品牌之一,这表明刀博会在行业内外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代表着阳江的城市形象。这块城市品牌保留很有必要,进一步擦亮品牌更有必要。
  
  刀博会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产业收入则为9。
  
  金秋十月,我市将举办第十届刀博会。记者想,李积回该如愿了。
  
  报道策划/薛桂荣杨国华撰文/岳胜薛桂荣杨国华许晓峰陆超摄影/周辑
  采访协助/市科工信局、市中小企业局、市五金刀剪行业协会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