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业是我国工业的支柱,涉及机械、电子、汽车、轻工等多个行业,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多达10万家。长期以来,机电工业受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和保护,尤其是近些年发展迅速,市场前景趋好。 加入WTO的5年来,我国机电工业更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海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中,我国外贸增长主要是靠轻工产品和纺织品服装来支撑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6年这10年,则主要靠机电产品的增长来支撑,我国外贸顺差的70%是由机电产品实现的。从1994年到2006年,机电产品已连续13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巨手。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494.4亿美元,增长28.8%,比当年我国总体出口增速高出1.6个百分点,占到当年全国出口总额的56.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及设备出口1866.2亿美元,增长24.7%;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274.5亿美元,增长32%。 三个“依赖症”令机电产品出口举步维艰 我国机电行业长期沿袭“两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机电产品在三个“依赖症”的困扰下,出口之路难免步履沉重。 “两低”,即国内机电工业整体水平偏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正在兴起的高新技术产品几乎都不具备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相抗衡的能力;国内机电企业规模效益低,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市场需求,如彩电、汽车等许多行业的生产厂家数量,我国均居世界第一位。 三个“依赖症”是指,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方式过分依赖加工贸易,占比超过七成;贸易主体过分依赖外商投资企业,有3/4的机电产品出口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贸易市场过分依赖传统国家和地区,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三大市场出口合计占比达到90%以上,顺差主要来自香港、美国和欧盟,逆差主要来自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 这些“病灶”的长期交互作用,已在中国机电的出口肌体中产生了五种“并发症”: 一是企业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为主旨的低价竞销严重,无序的内部竞争使企业出口数量增长并未带来利润同步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生产大国。截至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共有37种,可“量增价跌”似乎已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必由之路,制造大国无法分享到更多的利润。数据显示,我国彩电行业利润仅为1.7%,而且多个型号的平板电视利润甚至出现负值。 二是出口企业数量众多,但出口品种单一,出口产品结构失衡且出口市场分散。以汽车工业为例,目前国内汽车出口企业达到1175家,比世界其他国家汽车出口企业的总和还多。而我国年出口10辆汽车以下的企业高达669家,出口1辆的企业有204家,出口目的国(地区)则有180多个。从出口结构来看,德国汽车和成套散件出口占机电产品的份额为21%,日本、韩国和法国均达到了19%,加拿大更是高达35%,而我国仅为2.6%。 三是贸易摩擦加剧,一些优势产品被迫退出传统市场。有关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共遭遇11起国外的反倾销、特保调查和保障措施等,涉案金额达3.2亿美元。随着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的加剧,机电产品贸易摩擦将成为下一步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例如,中国的彩电价廉物美,原来在欧美市场很畅销,但自从被欧盟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后,现在已完全退出了欧盟市场。而在“彩电风波”中,欧盟选择的替代国是新加坡,新加坡的人力成本是我国的20倍左右。中国的自行车,在欧洲、加拿大、南美市场均遭遇反倾销,南美的中国自行车市场已告丧失。 四是缺乏自主出口品牌,贴牌出口占绝对主导地位,渠道受控于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所占比例不到10%,而机电产品名牌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和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2005年,作为中国DVD出口领头羊的广东省共出口DVD1.07亿台,其中以贴牌形式为国外品牌做加工贸易的产品为1.02亿台,占出口总量的95%。“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也就意味着两头受制于人,我国DVD产业的迅速衰退给家电产业乃至整个机电工业上了沉重的一课。 五是缺乏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知识产权纠纷不断,“交学费”成为跨国大鳄对国内机电行业的“必杀技”。中国机电产品在出口质量、效益等方面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机电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不少企业缺乏自有产权、核心技术,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不高。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中国制造的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我国制造业若要长足发展需关注以下几点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苦中求生,艰难前行,虽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自身也已伤痕累累。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国企业必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而人民币的“升升不息”还将可能在短期内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势头受挫。相比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达6%,占据我国机电出口绝大部分份额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家电产品、数据处理设备等对汇率波动比较敏感,最易受到直接冲击,而且这些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依赖的又往往是低廉劳动力支撑的低价优势,汇率的波动很容易产生出口替代,流失客户及市场。 因此,我国制造业要想改变目前状况,首先,装备制造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机电工业,应放弃“以市场换技术”的幻想,不能让“合资——亏损——独资”的外商吞并“三部曲”如怪圈一般到处演绎。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机电行业,约占总体利用外资规模的50%以上,并呈持续增长的势头。这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错误倾向,那就是各地方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国企改制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在地方政府鼓励下,一些跨国公司乘机加紧并购我国各地方的机电行业排头兵企业。他们凭借强大的优势和公关能力,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独有品牌、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将其纳入合资企业,力图控制企业经营权,最后逐步迫使中方退出,达到消除潜在竞争对手、垄断我国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美国吉列公司收购南孚电池案例,南孚电池自从成为“吉列”的子公司后,生产设备与能力闲置了一半,并且为了避免与母公司旗下的金霸电池在海外市场的正面冲突,放弃了海外发展战略,强劲的出口势头戛然而止,这个曾经红火的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陷入了重重迷雾。截至去年底,世界上最大的10家工程机械公司,已有9家全面进入中国,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如何在合作中保持独立自主,不被外资“吃掉”,是我国机电工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与外资“联姻”而不丧失“主权”,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国内机电企业应坚持对国内、国外营销渠道的控制权。如果国外渠道被外方控制,我国企业根本无法开拓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化、全球化企业的希望将彻底落空。只有理性引进外资才更有利于利用外资,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其次,我国机电产品必须走自主品牌出口和自主创新之路。在新形势下,机电产品出口不但要有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突破。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自主出口品牌势在必行;同时,不能只想着卖产品,而不重视售后服务,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搞品牌蒸发。因为一个品牌若在国际市场上失败后企图二次崛起,远比第一次艰难。 三是国家和企业都必须有机电产品出口战略。国家战略、区域战略、产业战略和企业战略“一个都不能少”。要从前瞻性的角度,整合内外部资源,在市场中寻找准确的发展定位,遏制盲目出口现象,否则只能是国际市场的过客。 四是严格出口产品质量和功能检验。虽然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基本定位于低端产品,但不能是低质产品。有订单不等于有市场,有市场也不能当试验场,必须将自己的产品功能做适合进口国国情的改进。而且国内机电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累资金,加大技术科研方面的投入,加快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与科技含量,争取早日由低端产品的供应者转变为低中高端产品全面覆盖的机电产品出口强国。 五是开拓多元市场,走好“东盟路线”。根据我国政府与东盟10国签订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东盟国家降低部分机械产品进出口关税,这为我国机械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相关企业可选择我国有优势的产品出口,开辟新兴市场。 六是促进机电产品出口,还需加大进口。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贸易平衡,减少贸易摩擦,更有利于为扩大出口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稳定的国际市场环境。 此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机电产品在环保方面尚有欠缺。欧盟环保指令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将逐步显现。欧盟环保指令是指《关于废弃电气、电子设备的指令》及《关于限制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前者于2005年8月生效,后者于2006年7月生效。“两指令”要求制造商承担产品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及其相关费用的责任,促使制造商在设计产品、使用材料时考虑环保因素,尽量减少污染。两项指令涉及10大类机电产品,具体来看,会冲击我国大家电、小家电、IT产品、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照明设备、家用电子设备、自动售货设备等产品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据中国机电出口商会估算,这两项指令的实施,将使我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中的71%受到影响。国内企业应加紧开展对这两项指令的对策研究,狠抓产品质量,使其达到国际标准,国家层面??持机制。 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已位于世界第三位(居美国、德国之后),可以预见,随着汽车、大型机械和设备出口能力的增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尽管当前机电产品出口形势良好,但来自外部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有抓住当前大好机遇,加速自身发展,才能在今后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更长久地保持机电产品出口的良好势头! 机电产品指的是所有机械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配件、附件的总和。产品包括飞机、火箭、船舶、汽车以至电灯泡和螺丝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