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中小企业协会,阳江市企业联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门资讯 >

我市去年水产品出口逾3亿美元

更新时间:2010-01-08 08:00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1-08 08:00
      水产品养殖与深加工相互推动形成合力———
      本报记者/许晓峰 通讯员/梁伟星
      全市水产品出口总量59211吨,出口额3.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01%和51.59%。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全省外贸出口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阳江水产品加工出口行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龙头带动激活水产品加工业
      盘点2009年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大动作,可谓亮点多多:5月,阳西粤富水产品加工厂投产;8月,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谊林海达速冻水产有限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的新厂区投入使用,并配备了国内一流的七条专业生产线,成为全市首个出口突破亿美元大关的企业;万事达公司出口达6537万美元,今年继续增资扩产。“去年全市水产品加工出口猛增,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推动。全市3亿美元的水产品出口总额中,几家龙头企业就占了绝大部分的份额。”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梁成满说。
      出口量增长26.01%,出口额增长51.59%。从数字的对比不难看出,水产品加工出口的精深程度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选择,加工企业在产品优化升级上力度很大。如市谊林海达公司,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产量最大、档次最高的面包虾生产企业;万事达公司重组改造后,主导产品从原来低附加值的罗非鱼、原料虾变成专供日本、韩国必胜客门店的熟食虾、寿司虾;永兴公司活鱼取得活鲜鱼(虾)直供香港资格,成为粤西首家活鱼(虾)直供港澳企业。
      以科技手段突破技术贸易壁垒
      近两年来,阳江水产品出口遭遇的预警保持零纪录。“贸易技术壁垒已经不是出口的主要阻碍,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国外市场迅速增长的机遇,提升产能和质量,尽快拓展市场。”谊林海达公司总经理助理唐欣钰对行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重重技术贸易壁垒被一一突破,我市水产品加工企业靠的是熟悉规则,用科技手段跨越技术门槛。“国外给我们设了多高的准入门槛,我们就为自己定下更高的质量标准。”阳江万事达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梁桂奇说。走进万事达公司的会客厅,可见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质量安全认证书,其中行业公认要求最苛刻的全球食品安全标准SSG认证也被该公司收入囊中。据介绍,万事达的质量检测设备是国内同行业最高的,一些检测指标比国外专业机构还严格。每年公司都要多次接受国内外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检测,100%一次性通过。对此,主打美国市场的谊林海达公司也深有体会。唐欣钰说:“基本上,行业需要拿的,能够拿的认证我们都已经拿到手了。”
      应对贸易技术壁垒,企业在努力,政府也在推动。近两年来,市海洋渔业部门和出口检验检疫部门联手抓好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推广发展无公害养殖基地,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检测水平,引导企业参与质量安全认证,帮助企业创建名牌产品,从各个环节增强企业应对技术壁垒的能力。同时,积极指导企业增资扩产,改造生产线,去年全市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投入这方面的资金达3.7亿元,新增渔业名牌产品4个。目前,我市通过全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的养殖基地有46个,面积9756公顷,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的产品有35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养殖捕捞双丰收提供原料保障
      受超强台风“黑格比”和寒潮的双重影响下,2008年全市渔业生产遭到了沉重打击。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渔业部门的扶持推动下,全市共投入渔业救灾复产资金3.6亿多元,其中群众自筹2.8亿多元,银行部门贷款8000多万元,财政部门解决贴息资金700多万元,使渔业生产迅速恢复。与此同时,我市从调整作业结构、拓展作业范围、培育龙头企业和贯彻实施柴油补贴政策等方面,引导海洋捕捞业做大做强,取得了去年产量33.76万吨、产值30.85亿元的成绩,海捕产量居全省第一位,无论水产品养殖还是捕捞渔获,都为加工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原料保障。
      和谊林海达、万事达等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水产品加工企业选择落户阳江或者扩大再生产,看中的是阳江丰富的水产品资源。“以阳江现在的水产品养殖业发展势头,还可以喂饱多家像我们这样生产规模的企业。2009年阳江水产品出口猛增,不是偶然的,未来的几年,这个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还会更惊人。”梁桂奇说。
      在万事达的出口外包装上,记者看到上面显著地标明“产地———中国阳江”。目前,阳江的水产品已出口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