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环保工作综述 日前,《南方日报》发表了《“快马阳江”的“幸福赶超”》一文,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指出,阳江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还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实现“绿色赶超”,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诚如文章所言,近几年来,我市坚持污染预防,注重环境监管,推进污染减排,强化生态保护,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污染总量,全市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坚守环保底线 严格环保准入 一个地方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作为欠发达地区的阳江市,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引入项目和资金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着环保的底线,即杜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上马。早在2007年,市环保局与市发改局联合制定颁布了《关于建设项目环保准入的意见》,明确全市建设项目环保准入的门槛。 市环保局局长雷军介绍,市环保局从三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严格把关:环评、重点项目跟踪管理和产业布局规划。据统计,2009年,全市受理建设项目417宗,否决12宗,否决率2.88%。在重点建设项目跟踪管理上,市环保局对各地产业转移工业园、省审批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加大跟踪管理力度,专人负责跟踪,为企业提供环保咨询服务,督促企业做好环保工作。同时,还加强了电镀、皮革、化工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工作,引导工业进园。 据了解,为保证我市减排工作的成效,市环保局还强化平时现场监督管理,督促污染企业落实和完善污染减排措施和设施,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还以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威胁漠阳江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隐患以及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等三方面为整治重点,连续多年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据统计,近4年来全市各级环保部门立案查处违法排污企业392家,关停118家,限期治理74家,限期整改1000多家。 由于工作成绩显著,阳江市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在全省环保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2007年起连续3年圆满完成省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2009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漠阳江水环境质量总体达国家Ⅱ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 加大环保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 据了解,早在2002年,我市就已经建立起了污水处理厂,成为粤西地区首个有污水处理厂的地级市。此后,我市不断加大环保投入,2009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建了污水处理厂,实现了“一县一厂”的建设任务,比省要求时间整整提早了1年。到目前为止,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0.5万吨/日。 雷军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目前市环保局正在全力推进高新区、城南、城北和银岭等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其中,高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已于前日开工,将于2011年3月建成。城南、城北两个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规划、环保审批、土地预审工作,正办理征地手续,下半年开工建设,年底完成城南污水处理厂厂房主体工程。银岭污水处理厂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编制环评,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市环保局还以保护漠阳江饮用水源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编制实施《阳江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以创建生态示范村镇、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市创建各级生态示范村74个,其中省级生态示范村24个,建成阳西县桐油山等18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1.4%,生态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强化日常管理 提高服务效能 为提高效能、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市环保局在项目建设上简化程序,快速办理,确保在环保审批环节不耽误时间。为此,市环保局成立了环保业务评审会集体对建设项目环评进行评审,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的准入条件,发挥环评审批的调控功能。 此外,为服务好企业,该局还推出延时和预约服务制,对需要在工作日以外时间办理业务的,实行提前预约,主动提供服务。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间,市审批项目时限由法定的60个、30个工作日,进一步缩短为15个、5个工作日。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到随办,努力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实行项目跟踪负责制,由班子成员分包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按市政府的“双减半”要求做好环保行政许可工作,努力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